近日,《陶瓷資訊》「陶業長徵」在雲南省進行陶瓷磚產能統計時獲悉,目前受多重因素影響,玉溪市易門縣瓷片銷售壓力突顯。與去年同比,多數生產廠家銷量下滑超50%,部分陶企停線或改產。但同時,易門產區地磚類產品銷售相對不錯,多數陶企產銷率維持在60%-70%,個別陶企產銷率甚至在90%以上。
週邊產品低價殺入雲南,逼低廠商獲利
根據《陶瓷資訊》「陶業長徵」統計,易門產區目前有建陶生產企業13家、22條生產線,產品涵蓋瓷片、拋釉磚、西瓦、大板、小地磚、中板、仿古磚、色磚以及厚磚等。其中瓷片生產線6條,拋釉磚(含通體大理石)生產線6條,仿古磚生產線4條,中板生產線2條,西瓦、小地磚、色磚、梯步磚生產線各1條。
據易門當地一陶企負責人介紹,之前易門建陶產品多在本土銷售,只有部分陶企產品銷往廣西、貴州、四川、重慶等地市場。但在今年,易門外銷產品佔越來越少。
「主要是競爭激烈,銷往外地的成本優勢已不明顯。如果從易門運到貴州銷售,一平方米瓷磚大約增加3元運費,與貴州當地生產的瓷磚價格相比,易門產品基本上沒有成本優勢。
當地產品「走」出不去,只能在雲南本地銷售,無疑又進一步增加陶企的銷售壓力。不僅如此,週邊產區憑藉著低成本優勢,不斷殺入雲南市場,導致易門產品價格一降再降。
「隨著江西瓷磚的進入,雲南多個產區的瓷磚價格一路下調。與年初相比,目前易門地區瓷磚價格平均下降了20%。可以說,在當前形勢下,為數不少的廠商處於微利或無利狀態運作。
瓷片改產或停線,地磚銷售相對較好
自去年來,國內瓷片市場受中板衝擊較大。在易門地區,多數瓷片生產廠商深有體會,只是今年感覺更明顯。年比去年,受疫情影響以及終端銷售低迷影響,易門瓷片銷量下滑幅度較大,多數瓷片廠商銷量至少下滑50%。
據了解,易門產區瓷片銷售壓力暴增的原因,一方面是本土瓷片價格高,外產區價格低,所以易門瓷片很難銷往外地;二是加上運費,瓷片運往外省的落地價遠高於其他產地,從而加大了本土企業銷售壓力。
「特別是5月份高速恢復收費以後,許多陶企的生意變淡許多。原來可憑藉成本優勢銷往外地的產品,在高速恢復收費之後,易門當地的瓷片幾乎走不出去。目前,我們公司的生產線已經停產檢修。
為了保生存,部分瓷片生產廠商不得不改產中板或停線。儘管如此,雲南多數瓷片生產廠商庫存壓力依然較大。
相對於瓷片,地磚類產品目前銷售狀況還不錯。據了解,易門產區多數地磚產銷率維持在60%-70%,有的廠商能夠維持在90%以上。
易門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陶企負責人同時表示,此前,由於當地地磚價格較高,外地產品不斷湧進雲南市場。而現在,由於競爭激烈,本地陶企的地磚價格一落再落,使得進入雲南當地市場的外地地磚越來越少,相反,部分雲南陶企的地磚還賣到了廣西、四川、貴州等省份。
多家陶企計畫改產地舖石
還有陶企外地設倉
近兩年,隨著產業競爭加劇,易門陶企兩極化越來越明顯。優質企業不斷投入升級,弱勢企業則保留現有產品。部分有想法的廠商或產品改線,或產品升級,甚至陶企開始調整產品方向,瞄準了大規格產品的研發生產。
如國星陶瓷計畫年底將一條仿古磚生產線改產地舖石(厚磚),從600×1200mm、750×1500mm做起,逐步將產品規格增大到800×1600mm、900×1800mm,甚至更大規格。目前,易門產區已有3-4家陶企有此改產計畫。
此外,主動走出去,拓寬銷售管道。據了解,除調整產品方向之外,國星陶瓷也積極拓展國外市場。目前,國星陶瓷的產品已銷往寮國、緬甸等國家和地區。
進行大刀闊斧轉變升級的還有嘉禾陶瓷。據了解,嘉禾陶瓷是易門產區目前唯一一家在外地設倉或展廳的陶企,自今年開始,嘉禾陶瓷已在重慶、四川、廣西等地設倉。因此,嘉禾陶瓷的9月銷售業績遠勝於8月份,並實現了20%的成長。嘉禾陶瓷負責人認為,一是源自於客戶穩定,二是其公司外地設倉之舉,有力支撐著公司銷售業績的成長,在他看來,其公司10月的銷售業績還會更好。
(文章轉載自陶瓷資訊)